学院组织同学观看“疫情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公益讲座
5月26日和5月27日晚上,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疫情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公益讲座(一二期)”在雨课堂进行直播。学院心协组织各班同学线上观看。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积极的、充满幸福感地笑着是我们应对疫情的正确方式,是战胜疫情的王牌。生活中有疫情,但是疫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主讲老师表示,疫情情况下更要明辨是非,防止错误信息的侵扰。此外,老师还提出了关于缓解心理压力的众多具体的方法。比如:每天记录三件美好的小事、锻炼身体、冥想等,引导同学们在疫情期间积极调整心态和情绪。
为切实增强疫情期间广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普及心理知识,缓解心理压力,学院依托院心理教育站,扎实推进心理健康宣教工作。学院充分利用场地和资源,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面向广大同学开展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和促进人格健全的活动,有效提升同学们积极抗疫的健康心理意识。(图/文 张梦婷 陆周心)
心得感悟:
本期讲座主题是疫情下大学生情绪压力管理,在从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中,大学生经历了很多磨难,无尽的封校使我们丧失了大学生活的乐趣,在封校中,大学生们的压力是最显著的情绪,缺乏人际支持,想法不切实际,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这些压力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们要学会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多与人沟通,找一些事情做,或者把过剩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作为有着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解决心理问题,若严重到无法自己解决也不要逞能,要及时勇敢的请求帮助。
——计算机217冯雨暄
今天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樊富珉教授开展的疫情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公益讲座。樊教授从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常态化防控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心理冲击与挑战开始,介绍积极心态及其特征,积极心态对于提高免疫力、创伤后的成长和提升抗逆力的作用。为大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保持积极心态提供自我调节的具体方法。听完讲座后,本人收获甚多,十分感谢樊教授给与的帮助与指导。
——计算机193班覃旭日
今天,我从线上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樊富珉教授关于如何在面对逆境时,保持积极心态的讲座。疫情防控期间,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不同程度会感觉到心理上的压抑感,有时还会有不安、焦虑,甚至是恐慌等各种情绪。观看了今天的讲座后,我学习到了一些小方法,比如要明辨信息,适当控制,在网络十分发达的当下,关于疫情方面的信息十分庞杂,为此,同学们要从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信息,避免非官方渠道消极信息的侵扰;规律作息,放松冥想,放松下来从好的睡眠开始,可以听听音乐来放松心情,最好是舒缓的音乐,一般情况下,放松下来就容易入睡;进行身体锻炼,在寝室拉伸、练瑜伽、打打八段锦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搜索其他冥想放松类相关视频,跟随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自我练习等。疫情虽然给我们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是我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一定可以战胜各种逆境。
——计算机205
在校期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保持心理健康:
明辨信息,适当控制:在网络十分发达的当下,关于疫情方面的信息十分庞杂,为此,同学们要从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信息,避免非官方渠道消极信息的侵扰;正确对待相关信息,不要因过量的信息加重心理负担,引发恐慌情绪;不要受网络上未经核实的个别事件的影响,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对不足之处多一些理解。
规律作息,放松冥想:放松下来从好的睡眠开始,可以听听音乐来放松心情,最好是舒缓的音乐,一般情况下,放松下来就容易入睡;进行身体锻炼,在寝室拉伸、练瑜伽、打打八段锦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搜索其他冥想放松类相关视频,跟随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自我练习。
良好互动,减少焦虑:非常时期,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要学会放松来缓释情绪;保持一定的人际联系,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和亲人朋友交流,不要陷入自我孤立的状态中;同宿舍的朋友长时间相处,难免因小事情诱发矛盾,要学会用包容、理解和欣赏的方式相处。
积极应对,发展自我:疫情防控期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规划和提升自己。在完成日常学习任务之外,可以发展一项新技能,或培养一个新爱好,比如学习一个自己向往已久的乐器,学习一门外语等。在这个特殊时期,积极发展自我,将有助于更好更积极地应对疫情。
——软工202 林金宝
本次的讲座主题为围绕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下的心理健康与疏导、自我减压运动,在全国疫情仍在小规模的在部分区域爆发的当下,开展这样一场直播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相信在这场直播中一定会有许多观众正处于居家隔离期间,那么这场直播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度过枯燥的隔离时光。长期的居家隔离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前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足不出户,心理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即使是很小的心理问题也会在长时间的隔离中被放大数倍,这种情况在平时经常喜欢外出的人身上更加明显。后者主要是因为长期的居家隔离使人缺乏锻炼,也相较于不隔离时更少的接受太阳光的照射,这就难免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所以通过这一次的直播我学会了一些在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的方法,也掌握了一些居家的自我减压运动,这对长期居家隔离的人们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计算机师范212
2022年已经是我们和新冠肺炎疫情共存的第三个年头了。随着疫情的起起伏伏、反反复复,对正常生活、自由和控制前所未有的渴望,让我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焦虑、沮丧,担心,烦闷等等,我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正常的生活秩序规律被打乱,原定的计划和安排无法实现,正常的人际交流被阻断,美好的大学生活一下子失去了很多色彩。但我们仍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正如马斯洛所说的: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计算机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