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校友寻访/陈岱斋:给自己一个定位
校友陈岱斋
校友名片
姓名:陈岱斋
毕业时间:2015年6月
所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信息服务方向)
目前单位:得力集团
目前职位:产品经理
写在前面
这次国服学院寻访校友小分队的寻访对象是2015届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信息服务方向)专业校友陈岱斋学长。整个采访过程非常愉快,陈岱斋学长是一位十分有趣的人,与他交谈让人如沐春风。访谈过程中,学长给了我们许多的关于各方面的建议,有学习上的、生活上的以及人生上的,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满满的干货,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关于大学——给自己一个定位
提起大学生活,陈岱斋学长讲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充实自己,他说大二的时候就需要知道你自己整个定位是怎样的,而且大学的时候一定要过得充实,否则四年就荒废掉了。从高中上来的时候,很多高中老师会传递这样一个观念:考上大学之后就什么事都结束了,就没有人管你。但是我们会发现到了大学以后就会有更多人管你,真正不被管束的是毕业以后,毕业以后是没人管的,只有你爸妈会管你,甚至有些领域你爸妈也不知道的,甚至你爸妈可能都帮不了你。
对于社团学长也说了个人意见,并给了一些建议,社团就是志同道合的大家在一起,为一个小目标努努力,然后一起玩耍,一起乐活,但是也确实是能通过社团去接触人去认识更多人。他说站在他现在这个角度去看,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我们个人觉得这个事情也挺好的,对自己的帮助也挺大的,那就可以去做。但是如果有发现更好的事情,或者更有价值的事情,就不要在那方面花太多的时间,因为社团工作会消耗掉很多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可能都会消耗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和旅行到底该如何去看待?陈岱斋学长表示这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行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事情,旅行的意义在于你出去玩了一趟之后,或者是出去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你回来,会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行走。再一个是阅读,系统也好,片段也好,因为现在手机对我们冲击比较大,所以可能阅读是碎片化的,但是还是要去看一些系统性的东西,即使你觉得这本书没用,看过之后也觉得是没用,但是留在你身上的那点东西,那个东西是最宝贵的。看完一本书,然后发现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肯定有某些东西是留在你身上的,或者是你的观念当中。比如在今天看到某一个观点,就会对它感觉就不是很深刻,当你在以后的某一天遇到某些事,然后突然就想到与当初看到这一点东西有关联,可能会加深你对当下这个事情的理解。
关于工作——早做准备
在工作方面,学长提到了兴趣二字,就是说一定要在毕业之前,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尝试时间又是比较少的,可以在哪些阶段完成?第一个就是大一到大二的暑假,然后就是大二到大三的暑假,大三到大四暑假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你就会很清楚接下来要去干什么?可以去尝试各种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工作,自己找也可以,或者让老师推荐也行,不要让自己空下来。从大二的暑假,包括大三的暑假大四的这段实习的时候就会知道,有些工作不是你喜欢就可以的,能坚持多久是讲不清楚的,有些是家庭的原因,有些各方面外部的原因,它会左右你的选择,那些选择很复杂并非兴趣二字可以概括。但是你肯定会因为某些因素你选择了某些东西,选择之后,跪着也要走完。
还有一个很重要,我认为也是最有用的,就是去看一些各大招聘网站的对于某些职位的要求,一定要在大一大二开始准备,不然等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就晚了。看这个职位有什么要求,比如说有十个要求,十个要求你符合几个?大学进来的目标很明确,需要考研也好,考公务员也好,或者去银行或者当老师那些的岗位要求,如果满分是十分,你能得几分?我觉得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毕业之后尽量不要太频繁地换工作,因为你在下一次找工作的时候,企业会看这个,他发现你前面三年换了两份工作,或者换了更多的工作时候,他觉得你的稳定性是有问题的。在求职里面还有你的资源的积累,比如说有了很多联系客户的就很简单客户的资料,但是这些都是那种客户积累很难积累,其实应该说长一点是你对这个行业的整个积累是不一样的。
关于人生——选择城市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当被问到人生这个话题时,陈岱斋学长说了这样一段话:“你现在的事情,当下的事情是你能把握的,未来的事情你是看不见的。因为你现在做的事情你改变不了过去了,但是你可以改变你的未来,所以说你现在在做的事情很重要,因为即使不信你接下来的命运,但是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可以改变你现在的命运。所以说不要去看某些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你要把握现在,然后你才能才能遇见更好的未来。”
当时还讲到一个前瞻性,学长说这个是当时他的班主任朱一鸣老师提出来的。前瞻性这个概念相当于是预见性,对于这个事情,接下来的整个发展是怎样子的?大概有一个预判,比如说在开车的时候,或者说在走路的时候,一个人过来,一个人过去,这个时候就要看对方往哪。这个其实就已经是有一个预判了,你会不会撞到他? 开车的时候跟前车的距离,这个其实就是一个预判。这就到实际生活当中的物与物之间的一些预判,那是对某些事情的预判,也就是说有的事现在不一定要去担心。
再说到当时选专业的时候,学长的意见是选学校与选城市这两块来看还是选城市更重,有可能是在杭州有亲戚,或者有朋友,整个家庭的人际各方面都在杭州,所以说毕业之后的工作跟你整个生活都有关,需要有前瞻性。
采访实录节选
Q=寻访队员
A=陈岱斋学长
Q:学长认为目前我们这种大一新生有没有必要做职业规划?
A:其实规划也好,然后你的目标也好,社会上还是平凡的人多,你的目标你定好了,你能把大目标完成的人很少,但是你能完成百分之多少,就意味着你成功百分之多少。
Q:关于现在网上讨论很多的“996”问题,学长有什么看法。
A:我说上班这种状态其实是最好的,但是你享不享受这个工作,想不想要这种生活?因人而异,然后996,因为如果你对你的工作是OK的很喜欢没有问题的。996你一天到晚这个都不要紧,不存在996这个概念了,996只是某些企业对于某些员工的某些要求。在企业我们国庆放六天,最开始放三天,后来放六天,因为整个业绩的增长很快,然后为什么是六天不是七天,当时其他几个副总都同意放七天,但是有个副总开会的时候讲了一句话,“你得力还要不要发展?”老板不说话,所以是放六天。
Q:都说大学一定要谈一次恋爱,学长也这样认为吗?
A:是应该要谈,没谈的,赶紧谈,我现在劝劝你们,还有就是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流霞剧社的《暗恋桃花源》。
编后语
这一次的采访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学习和玩还有许多可以做并且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选择虽然重要,但生活并不是电视剧,每一步都按照剧本走,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前瞻性以及早做准备,毕竟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饶环